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出处:《读义马传有感》
明 · 韩鸣金
救主当年羡的颅,谁知殉主有龙驹。
哀鸣祇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
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
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哀鸣祇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
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
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鉴赏
这首诗以“义马”为主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一匹马为了主人而英勇献身的故事,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高尚品质。
首联“救主当年羡的颅,谁知殉主有龙驹”,开篇即点出主题,将马比作“龙驹”,强调了它的非凡和忠诚,同时也暗示了它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颔联“哀鸣祇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进一步描绘了马在面对不公时的悲鸣与抗争,它不仅为冤屈的灵魂发声,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维护了正义。颈联“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通过对比,赞扬了义马的英勇行为,同时也暗讽了那些平庸之辈的怯懦与无能。尾联“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义马壮举的敬仰之情,并将其与其他历史上的牺牲行为相比较,强调了义马之举的独特与伟大。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通过对义马形象的塑造,深刻地传达了忠诚、牺牲与正义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