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全文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出处:《送尧夫二章 其二
宋 · 文同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注释

民为利:百姓的福祉。
正所妨:阻碍公正的事物。
纷更:频繁更改。
旁午:交错纷繁。
毛安傅:比喻根基不稳,像毛发一样轻浮。
体自伤:自身会受到伤害。
西南馀弊:西南地区的遗留问题。
明光:指朝廷或皇帝。

翻译

想要为百姓谋福利,首先要消除那些阻碍公正的事物。
刚开始讨论改革措施时,各种意见交错复杂。
如果不这样,就像毛发安逸而忽视了根基,自身的健康会受到损害。
西南地区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我将回去向朝廷明理阐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送尧夫二章(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文同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这两句表明作者希望能够与民同乐,但首先要解决那些阻碍着人民福祉的问题。这反映了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官僚政治中的场景,显示出一种急迫的沟通和奏章的递交。在这里,“纷更”指频繁地变换,可能暗示着政事的繁忙或朝令夕改的局面。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这两句中的“尔”字表明诗人在直接对话对象说话,可能是在劝说对方要有所作为,不要碌碌无为,以免内心受到伤害。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于朋友的关切和期望。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最后两句中的“西南”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方向,而“馀弊”则是残余之事。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即便是远方的瑕疵,也应努力去补救和改正,以对得起那明亮的阳光。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的感慨,表现了文同对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发展的深刻思考。他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透露出一股不甘平庸、渴望作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