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孤坟倚翠微,行人到此泪沾衣
出处:《过郑惠州墓》
明 · 徐熥
三尺孤坟倚翠微,行人到此泪沾衣。
罗浮四百魂何在,华表千年鹤未归。
尘世功名悲薤露,空山松柏冷斜晖。
每逢寒食倍惆怅,风落残花满路飞。
罗浮四百魂何在,华表千年鹤未归。
尘世功名悲薤露,空山松柏冷斜晖。
每逢寒食倍惆怅,风落残花满路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句“三尺孤坟倚翠微”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墓地的环境,三尺孤坟与四周的青翠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行人到此泪沾衣”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或访客面对墓地时的感伤情绪,泪眼模糊,衣物湿透,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罗浮四百魂何在,华表千年鹤未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郑惠州与传说中的仙人或神话元素联系起来,暗示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灵魂是否仍旧存在,成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未能实现理想或愿望的遗憾。
“尘世功名悲薤露,空山松柏冷斜晖”则将视角转向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在尘世间追求功名利禄,最终却如薤露般短暂易逝,而置身于空山之中,松柏独立,斜晖冷寂,更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这一对比,既是对逝者生前境遇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最后,“每逢寒食倍惆怅,风落残花满路飞”以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寒食节是追思先人的日子,每当此时,诗人便更加感伤,风吹落的残花如同飘零的思念,铺满了归途,象征着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哀而不伤、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