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当案落,汀鹭入衙飞
出处:《浔阳姚宰厅作》
唐 · 郑谷
县幽公事稀,庭草是山薇。
足得招棋侣,何妨著道衣。
野泉当案落,汀鹭入衙飞。
寺去东林近,多应隔宿归。
足得招棋侣,何妨著道衣。
野泉当案落,汀鹭入衙飞。
寺去东林近,多应隔宿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县:县衙。幽:清幽。
公事:公务。
稀:少。
庭草:庭院草木。
是:如同。
山薇:山中薇草,象征隐士生活。
足得:足够。
招棋侣:邀请棋友。
著:穿。
道衣:道袍,指道士或隐士的服装。
野泉:野外山泉。
当案落:落在书案上。
汀鹭:水边鹭鸟。
入衙飞:飞入官衙。
寺去:寺庙距离。
东林:东林寺。
近:接近。
多应:大概。
隔宿:隔夜。
翻译
官署清静公务少,庭院草木似山薇。有足够时间下棋找友,穿道袍也无妨。
山泉如溪流过书桌,水边白鹭翩翩飞进衙门。
寺庙靠近东林寺,估计明日归程不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县幽公事稀"表明诗人所处的县城极为宁静,官府的事情很少;"庭草是山薇"则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庭院中的草本已长成了山区常见的薇菜。"足得招棋侣"说明诗人通过下棋来消遣时光,与志同道合之士为伍;"何妨著道衣"则表达了对道家服饰的喜爱,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接下来,"野泉当案落"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泉水直接流入案前,为诗人提供清澈的饮用之源;"汀鹭入衙飞"则展现了野趣与宁静,鹭鸟在河岸上自在地飞翔。"寺去东林近"表明距离寺院不远,只隔着一片东边的树林;"多应隔宿归"则透露出诗人偶尔外出后,常会选择在寺中过夜,第二天才返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