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全文

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宋 · 邓深
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见佳月默有感,试走退笔书其由。
去年此时汝川客,一病缠绵真险厄。
贪生强乐寸心酸,与死为邻片纸隔。
破窗髣髴光朦胧,推枕起来呼小童。
问云月高今几尺,答以云生俄灭踪。
拥衾独坐谩空想,纵有桂华未能赏。
重城几许追欢娱,终宴无聊徒怅望。
而今一榻烟村中,稍喜时同事不同。
世味淡薄幽意足,元和咽漱真气充。
步屧出门舒逸兴,清风洒面衣襟冷。
暗雨淅沥作寒声,浓云黯黪无光影。
月兮月兮胡寡情,故向良时多不明。
无乃韬光不自满,故能养兔得长生。
我今解悟月深意,荣华咄嗟复凋悴。
归来塞窗仍闭门,众人昭昭我独昏。

拼音版原文

tiānshíxiāngcuīliújīnyúnzhōngqiū

jiànjiāyuèyǒugǎnshìzǒu退tuìshūyóu

niánshíchuānbìngchánmiánzhēnxiǎnè

tānshēngqiángcùnxīnsuānwèilínpiànzhǐ

chuāng仿fǎngguāngménglóngtuīzhěnláixiǎotóng

wènyúnyuègāojīnchǐyúnshēngémièzōng

yōngqīnzuòmànkōngxiǎngzòngyǒuguìhuáwèinéngshǎng

zhòngchéngzhuīhuānzhōngyànliáochàngwàng

érjīnyāncūnzhōngshāopéishítóngshìtóng

shìwèidànbáoyōuyuányànshùzhēnchōng

xièchūménshūxīngqīngfēngmiànjīnlěng

ànzuòhánshēngnóngyúnàncǎnguāngyǐng

yuèyuèguǎqíngxiàngliángshíduōmíng

nǎitāoguāngmǎnnéngyǎngchángshēng

jīnjiěyuèshēnrónghuáduōjiēdiāocuì

guīláisāichuāngréngménzhòngrénzhāozhāohūn

注释

催:促使, 推动。
日如流:形容时间飞逝。
汝川:地名。
寸心:内心, 情感。
追欢娱:追求快乐。
稍喜:略感欣慰。
元和:古代年号。
屧:草鞋。
韬光:隐藏光芒。
咄嗟:短促, 瞬间。
塞窗:关闭的窗户。
昭昭:明亮, 清楚。

翻译

时光匆匆流逝,今夜又是中秋明月夜。
仰望不见皎洁的月亮,心中有所感触,提笔写下这些思绪。
去年此时你在汝川,病痛缠身,处境艰难。
为了生存勉强欢笑,内心却充满苦涩,生死之间仅一线之隔。
破旧窗户透出朦胧光线,我推枕起身唤来童子。
询问云月如今有多高,回答却说云起云散,踪迹难寻。
独自拥被坐着空想,即使有月光也无法欣赏。
身处繁华都市,追寻欢乐却倍感无聊,只能空望。
如今我在乡村小屋,略感欣慰的是周围人事已变。
世事淡泊,内心却充满宁静,元和的气息充盈胸膛。
穿上草鞋出门,心情舒畅,清风吹过,衣襟微凉。
细雨轻敲,带来寒意,乌云密布,不见阳光。
月亮啊,为何如此无情,总在良辰美景中不明朗。
或许是因为收敛光芒,不自满,才能滋养兔子,长生不老。
我如今理解了月亮深藏的寓意,荣华易逝,转眼凋零。
回到家中,关上窗扉,众人皆醒,唯我独醉。

鉴赏

诗中的意境是由对比和反思构成的,诗人通过回忆去年此时与今夕的不同,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先,"天时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这两句描绘出时间飞逝,月亮被云遮挡,无法欣赏的无奈情怀。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不见佳月默有感,试走退笔书其由。"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没有直接描写月亮,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手中的笔墨来表达对美景的怀念。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去年此时汝川客,一病缠绵真险厄。贪生强乐寸心酸,与死为邻片纸隔。破窗髣髟光朦胧,推枕起来呼小童。问云月高今几尺,答以云生俄灭踪。" 诗人回忆去年病中的自己,对生命的贪婪和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在昏暗中询问月亮的高度,都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梦想、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而后,"拥衾独坐谩空想,纵有桂华未能赏。重城几许追欢娱,终宴无聊徒怅望。"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但即便是过去的快乐也只剩下空洞的回声。

转折处,"而今一榻烟村中,稍喜时同事不同。世味淡薄幽意足,元和咽漱真气充。步屧出门舒逸兴,清风洒面衣襟冷。暗雨淅沥作寒声,浓云黯黪无光影。" 诗人在此转向现在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他也感受到了清新的气息。

最后,"月兮月兮胡寡情,故向良时多不明。无乃韬光不自满,故能养兔得长生。我今解悟月深意,荣华咄嗟复凋悴。归来塞窗仍闭门,众人昭昭我独昏。" 这些句子中,诗人对月亮的感慨转变为一种超脱和自足,他不再追求外在的光辉,而是享受内心的宁静。他回归自己封闭的空间,与世俗保持距离,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从对美景的无奈到内心世界的超脱,从对生命的贪婪到对死亡的接受,从世俗纷扰到精神宁静的转变。这样的情感流转和思想深度,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宝贵的情操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