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
出处:《拟古诗十八首》
明 · 何景明
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
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
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
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
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
裁为衾与裯,置在黄金床。
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
一心奉光惠,常恐君遗忘。
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
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
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
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
裁为衾与裯,置在黄金床。
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
一心奉光惠,常恐君遗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拟古诗十八首(其十七)》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情的画面。首句“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以青鸟为使者,象征着远方的信息和情感传递,它从北方飞来,犹豫不决地朝着南方飞翔,暗示着期待与犹豫交织的情感。接下来,“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通过“美人”这一意象,表达了信件的珍贵和收信人内心的激动。
“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描述了信中的内容,如同织锦般精美,文字间流淌出智慧和情感。接下来的诗句“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运用了象征手法,寓意着深厚的爱情和忠诚,比目鱼和鸳鸯象征着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诗人感慨万分,“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表达了对对方深情厚意的深深感激,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感情被忽视。“裁为衾与裯,置在黄金床”描绘了将信中的情感化为实物,珍藏于心,犹如黄金般贵重。最后两句“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表达了对信件长久保存,即使不拆封也能感受其香气,以及对对方始终如一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对方深情的回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