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一见投纻衣,刺天翼并青冥垂
宋 · 赵蕃
诗成要落天地间,太虚明月相往还。
声名或觉四海隘,身乃憔悴穷闭关。
诗中妙理超生死,何但不以彼易此。
我来白下岂徒然,簿书凫鹜非吾事。
陈君一见投纻衣,刺天翼并青冥垂。
楚人不误玉在璞,山川终用骍之犁。
曾侯愿识今已后,因君示我诗到手。
不惟我辈独识真,异馔珍羞甘众口。
几思插翅飞堕前,漫看璧月缺复圆。
符移催来定不远,挐音不见闻担肩。
世人千金买婵娟,我视弃去如浮烟。
万言杯水世所捐,顾欲赖以无穷传。
声名或觉四海隘,身乃憔悴穷闭关。
诗中妙理超生死,何但不以彼易此。
我来白下岂徒然,簿书凫鹜非吾事。
陈君一见投纻衣,刺天翼并青冥垂。
楚人不误玉在璞,山川终用骍之犁。
曾侯愿识今已后,因君示我诗到手。
不惟我辈独识真,异馔珍羞甘众口。
几思插翅飞堕前,漫看璧月缺复圆。
符移催来定不远,挐音不见闻担肩。
世人千金买婵娟,我视弃去如浮烟。
万言杯水世所捐,顾欲赖以无穷传。
注释
太虚:天空。隘:狭窄。
憔悴:形容身心疲惫。
簿书:文书、账册。
纻衣:麻布衣服,表示朴素。
刺天:高远的志向。
骍:赤色的好马。
符移:符命的传递。
担肩:承担、肩负。
婵娟:美好的月亮。
翻译
诗作完成后要流传世间,明月在太空中往返照耀。名声或许觉得四海狭窄,身心却因困顿而疲惫。
诗中的深意超越生死,怎能用世俗之物交换。
我来到这里并非空无目的,处理文书不是我的追求。
陈先生初次相见赠我华服,他的志向高远如同青天飞翔。
如同楚人不会错认美玉藏于璞石,山川终会认可骍马的耕作之力。
曾侯希望了解未来,通过你让我接触到这首诗。
这不只是我们独有的领悟,美好的诗篇也能被大众喜爱。
我曾想插翅飞入诗中,看着月亮时而圆满时而残缺。
符命的到来为期不远,但声音听不到,也无法承载。
世人不惜千金求取美满,我却视之如过眼云烟。
再多的话语也如杯中之水,世人舍弃,我却期待它长久流传。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蕃对友人曾幼度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首句“诗成要落天地间”强调诗作应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接着,“太虚明月相往还”运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创作与读者间的交流互动。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名声可能广被四海,但个人生活却困顿闭塞,然而他并不以此为憾,因为诗歌中的深意超越生死,他更看重的是艺术本身而非世俗的声名。“簿书凫鹜非吾事”表明他对繁琐事务的厌倦,专注于诗歌创作。
“陈君一见投纻衣”描绘了友人陈君的慷慨赠予,可能是指赠送诗作或衣物,象征着对诗歌艺术的尊重。“刺天翼并青冥垂”则形容曾幼度的才华横溢,如同鹏鸟展翅翱翔于青天。
诗人相信曾侯(曾幼度)的诗歌才华将得到认可,他的作品将会流传下去,不仅能满足少数知音的欣赏,也能被大众接受。“符移催来定不远”暗示了曾幼度的诗歌成就即将来临。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热爱,视金钱如浮云,而诗歌则是他希望永续传承的精神财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诗歌理想的坚守,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诗歌艺术的崇高追求和独立人格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