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出处:《王梦得捕蝗二首 其二》
宋 · 章甫
江头晓日方曈曈,仆夫喘汗天无风。
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
平生忧国寸心赤,在处哦诗双鬓蓬。
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
平生忧国寸心赤,在处哦诗双鬓蓬。
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注释
江头:江边。晓日:清晨的太阳。
方曈曈:微明的样子。
仆夫:驾车的人。
喘汗:大汗淋漓。
茅檐:简陋的茅屋。
汲井:打水。
洗尘土:清洗尘土。
野寺:野外的寺庙。
煮饼:煮面饼。
烧油葱:添加油葱烹饪。
平生:一生。
忧国:忧虑国家。
寸心:内心。
赤:充满热情。
哦诗:吟诗。
村民:村民们。
喜识:欢喜认识。
长官:官员。
面:面容。
树阴:树荫下。
毋匆匆:不必匆忙。
翻译
清晨江边太阳微明,车夫大汗淋漓却无风。在简陋茅檐打水除尘,野外寺庙煮饼添油葱。
我一生忧虑国家事,满腔热血写诗篇,两鬓已白如蓬草。
村民们欢喜见到官员,树荫下坐着无需匆忙赶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农村生活的画面。"江头晓日方曈曈",诗人以早晨江边的暖阳开篇,展现出明亮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仆夫喘汗天无风",通过仆人的辛苦劳作和天气的平静,暗示出农事的繁忙与艰辛。"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村民们简单却温馨的生活场景,井水洗涤尘土,寺庙里炊烟袅袅,生活气息浓厚。
诗人"平生忧国寸心赤",表达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即使身处平凡生活中,也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在处哦诗双鬓蓬",通过写自己吟咏诗歌的形象,展示出他的文人气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最后两句"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体现了诗人亲民的形象,村民们因他的到来而感到亲切,他则选择在树荫下从容交谈,没有官架子,显得十分接地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