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促歌终竭,向风聊开襟
出处:《夏日杂兴》
清 · 吴茝
猛雨过恶木,森森有馀阴。
憔悴所不息,亮哉志士心。
天道自迍邅,矧兹白日骎。
登高一以眺,浮云蔽遥岑。
猗嗟心怫郁,写我刺促吟。
刺促歌终竭,向风聊开襟。
憔悴所不息,亮哉志士心。
天道自迍邅,矧兹白日骎。
登高一以眺,浮云蔽遥岑。
猗嗟心怫郁,写我刺促吟。
刺促歌终竭,向风聊开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寺庙中的一番清凉景象,充满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首句“野寺清凉旧有名”,点明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暗示这里自古以来便以清凉著称。接着,“空廊还傍石头城”一句,通过“空廊”与“石头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沧桑的氛围。
“侵阶竹荫差差转,入座荷香细细生。”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与荷花的景致,竹荫随风轻轻摇曳,荷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竹与荷,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清雅。
“西府山前车辇路,南唐宫里辘轳声。”这两句将视线从寺庙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西府山前的车马行径,南唐宫内的辘轳转动,既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冰浆玉碗传瓜处,想像君臣万古情。”诗人通过想象,将眼前的场景与古代君臣之情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冰浆与玉碗,以及传瓜这一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寺庙中的清凉世界,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