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
出处:《贺人致政》
宋 · 邵雍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
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
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
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
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
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情:人之常情。大率:大致。
喜:喜好。
为官:做官。
达士:通达的人。
何尝:哪里曾经。
有所牵:被牵绊。
解印:辞职。
嫌薄禄:嫌弃微薄的俸禄。
挂冠:辞官归隐。
殊不:并非。
高年:年老。
因通:通过理解。
物性:事物的性质。
兴衰理:兴衰的道理。
遂悟:于是领悟。
天心:天意。
用舍权:取舍的权力。
宜:应当。
放襟怀:放开胸怀。
清景:清幽的景色。
吾乡:我的家乡。
况:何况。
好林泉:美丽的山林和泉水。
翻译
人们普遍喜好做官,通达的人又怎能被世俗牵绊。放弃官职并非因为嫌弃微薄的俸禄,挂冠归隐并非因年迈。
通过理解事物的兴衰规律,我领悟到上天赋予的取舍智慧。
应当让胸怀开阔,在清幽的景色中放松心情,我的家乡还有美丽的山林和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贺人致政》。诗中表达了对仕途达观的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人情大率喜为官”,揭示了人们普遍对于做官的偏好,但接下来转折道,“达士何尝有所牵”,指出真正通达的人并不被世俗的官位所束缚。诗人认为,辞去官职并非因为嫌弃微薄的俸禄,而是出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即顺应事物兴衰变化的自然法则,理解天意在人事中的运用和取舍。最后两句“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劝告友人应放宽胸怀,享受清闲宁静的生活,因为故乡的优美山水更能让人心境舒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