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出处:《送孙勉》
宋 · 苏轼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鍊。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衒。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鍊。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拼音版原文
(
)
(
)
注释
罢:离开。东武:古代地名,指东莱。
北海县: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
蒸面: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贱:价格低,这里指粮食便宜。
饥馑:饥荒。
追胥官:催租的官吏。
腰:佩带。
豪篇:豪放的诗篇。
亲程:亲自指挥。
玉石:比喻人的品质高洁。
经百鍊:经过多次磨砺和考验。
翻译
昔日离开东武之地,曾途径北海县。白河波涛翻滚似雪浪,黄土热气蒸腾如面团。
桑麻种植在东方,一旦丰收天下贱价。
那时连年饥荒,盗贼横行让人苦不堪言。
常同情那些催租的胥吏,野外住宿风刮脸面裂口。
您是淮南的才俊,文章光彩照耀金殿。
为何要如此奔波,放下笔拿起羽箭投入战斗。
又被那位留须的将军,以豪迈诗篇督战激励。
您的威望让三郡士兵敬佩,即使是玉石也无法与之相比。
想来您的用人之道,失去的人也称赞其贤良。
您的才华无所不能,需要经历百炼才能更加出色。
我的诗作可供回味,权当送别时的酒助兴润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北海县的生活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惜别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等,生动地展示了北方严酷的冬季景色,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不佳。
通过对孙勉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认可,“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等句子显示了孙勉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苦恼,如“尝苦盗贼变”、“野宿风裂面”等,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最后,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表达了对其未来之路的美好祝愿,“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鍊。”“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则是诗人以诗作礼物,表达离别时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之路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