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
出处:《留题南源院》
宋 · 杨亿
路入藤萝十里馀,松窗潇洒竹房虚。
燕巢新旧金人殿,虫网纵横贝叶书。
当昼风雷生洞穴,欲斋猿鸟下庭除。
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
燕巢新旧金人殿,虫网纵横贝叶书。
当昼风雷生洞穴,欲斋猿鸟下庭除。
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静的自然景象和古迹,通过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感受与深邃的情思。
"路入藤萝十里馀"一句,以一种迷离的氛围揭开序幕,藤萝缠绕的小径似乎无尽头,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意境。紧接着"松窗潇洒竹房虚",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描写,松树和竹屋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虚”字更添几分空灵与寂静。
接下来的两句"燕巢新旧金人殿,虫网纵横贝叶书"则转向对古迹的描绘。这里的“金人殿”可能是指某座古老的建筑,而“燕巢”、“虫网”和“贝叶书”等词汇,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
诗人接着写到"当昼风雷生洞穴,欲斋猿鸟下庭除",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捕捉,以及对动植物活动的观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知和尊重。
最后两句"昔年曾此题诗句,犹拂流尘认鲁鱼"则是诗人自述往事,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与反思。这里的“流尘认”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名字,而“鲁鱼”则是一种古代比喻,常用来形容文人或士大夫的清高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