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笔下有斯作,似觉眼中无此人
出处:《夏自然惠五言古体久之以律体和谢》
宋末元初 · 方回
古五言诗今罕见,把看愈久愈精神。
何能笔下有斯作,似觉眼中无此人。
政用整严藏细润,元从冷淡出清新。
著鞭更与追陶谢,莫向齐梁踵后尘。
何能笔下有斯作,似觉眼中无此人。
政用整严藏细润,元从冷淡出清新。
著鞭更与追陶谢,莫向齐梁踵后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五言诗:指古代五言形式的诗歌。罕见:不多见,稀有。
愈久愈精神:越读越有韵味。
笔下:笔下的创作。
斯作:这等作品。
眼中无此人:感觉作者仿佛不存在。
政用:刻意追求。
整严:严谨。
细润:细腻。
冷淡:冷静淡泊。
清新:新颖清爽。
著鞭:激励自己。
追陶谢:模仿或学习陶渊明和谢灵运。
齐梁踵后尘:追随齐梁时期浮夸的风气。
翻译
古代五言诗如今很少见,越仔细品味越显神韵。怎能在笔下创作出这样的佳作,仿佛眼前已无此人的身影。
诗歌风格严谨而内含细腻,源于冷静淡泊却显清新。
我更要努力追赶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风,切勿步齐梁浮艳之流的后尘。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题为《夏自然惠五言古体久之以律体和谢》。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也反映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独到见解。
首句“古五言诗今罕见, 把看愈久愈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五言绝句这种形式的珍视和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形式已经不再常见,但诗人的内心却越来越感到这种艺术形式的精神价值。
次句“何能笔下有斯作,似觉眼中无此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之情。诗人自认为自己的作品与古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似乎在他看来,那些才华横溢的古代文学大家已经不复存在。
第三句“政用整严藏细润,元从冷淡出清新”可能是对自己艺术风格的描述。这里的“政用”通常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整严藏细润”则表明诗人追求在严谨中不失柔美,在细腻中不失深邃。“元从冷淡出清新”则意味着诗人的创作能够在平淡无奇之中展现出新的意境和风格。
末两句“著鞭更与追陶谢,莫向齐梁踵后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辈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艺术道路的自信。这里提到的“陶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而“齐梁”则是指南朝的齐、梁两个朝代,这些都是当时文学创作的高峰。“莫向齐梁踵后尘”表达了诗人的决心,不愿意盲目追随前人,而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独立自主、不断探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