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
月落石鼓鸣,方舟催晓发。
遥遥见峡山,不与中宿别。
一水汇百川,两峰峙双阙。
古庙俯清流,万象森罗列。
维舟入庙门,再拜读古碣。
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
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
庙食及炎方,尸祝遍南粤。
我闻神所钦,至诚斯对越。
黍稷匪馨香,惟德乃明洁。
嗟哉彼都人,鸡豚殊灭裂。
未拜先运刀,杀牲取腥血。
洒作玉阶尘,几筵肆污蔑。
神心实好生,顾此非所悦。
胡尔默无言,茹吐两不决。
三叹独登舟,聊为知者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曹主庙的访问和感悟,充满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祭祀礼仪的深刻思考。
首句“水宿多凄风”,描绘了夜晚在江边住宿时的寒冷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吹碎寒江月”一句,以“碎”字形象地表现了风吹动江面,使得月光破碎在水面上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月落石鼓鸣,方舟催晓发”两句,通过月落与石鼓的鸣响,暗示时间的流逝,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催晓发”也体现了诗人急于启程的心情。
“遥遥见峡山,不与中宿别”则表达了诗人对峡山的远眺,虽然与中宿(可能是指中途休息的地方)相隔,但心中却难以割舍对峡山的眷恋。
接下来的“一水汇百川,两峰峙双阙”描绘了江水汇聚百川的壮丽景象,以及两座山峰如同双阙般矗立的雄伟,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古庙俯清流,万象森罗列”将视线转向庙宇,描述了庙宇坐落在清澈的水流旁,周围万物仿佛都在静默中排列,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维舟入庙门,再拜读古碣”表现了诗人进入庙宇后,恭敬地拜祭并阅读碑文的情景,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知有汉曹娥,千秋仰遗烈”提到汉代的英雄曹娥,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认为她的事迹值得千年传颂。
“至孝格波神,浩气昭穷发”赞扬曹娥的至孝精神,认为她的浩然正气照亮了深邃的内心世界。
“庙食及炎方,尸祝遍南粤”说明曹娥的庙宇不仅在中原地区受到供奉,在南方的广大地区也有广泛的祭祀活动。
“我闻神所钦,至诚斯对越”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认为真诚的敬意能够超越言语,直接传达给神灵。
“黍稷匪馨香,惟德乃明洁”强调了真正的敬意在于内心的纯洁与道德的高尚,而非物质的供品。
最后,“嗟哉彼都人,鸡豚殊灭裂”对比了世俗的祭祀方式,指出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心虔诚的行为是可悲的。
“未拜先运刀,杀牲取腥血”描绘了某些人在祭祀前就进行残忍的宰杀行为,破坏了祭祀应有的庄重与和谐。
“洒作玉阶尘,几筵肆污蔑”形容祭祀场所被随意践踏,玷污了神圣的空间。
“神心实好生,顾此非所悦”指出神灵实际上更希望人们以和平、善良的方式生活,而不是通过暴力和牺牲来表达敬意。
“胡尔默无言,茹吐两不决”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敬畏神灵、只顾自我满足的人的困惑与无奈。
“三叹独登舟,聊为知者说”总结了诗人独自登舟离开,向理解他的人讲述这段经历的感受,表达了对真正信仰与礼仪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曹主庙的描绘和对祭祀礼仪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人性深刻的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