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
出处:《秋蝗叹》
宋 · 周紫芝
驱车入秋原,懞懞尽禾黍。
田父刈且歌,笑言杂儿女。
路傍骑马翁,下与田父语。
问言田家劳,云何乐如许。
父老仰天叹,恳款话心膂。
今年遭岁凶,夏旱连秋暑。
谁知勤饷妇,社瓮刍绿醑。
君看西来蝗,落地辄盖土。
入境不入田,食草不食秬。
老农亦何幸,此乐讵天与。
为言相君贤,为惠寔在汝。
群凶满江淮,杀气自消阻。
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
知公意在民,有谷宁忍咀。
劝尔但自欢,蝗来不须禦。
田父刈且歌,笑言杂儿女。
路傍骑马翁,下与田父语。
问言田家劳,云何乐如许。
父老仰天叹,恳款话心膂。
今年遭岁凶,夏旱连秋暑。
谁知勤饷妇,社瓮刍绿醑。
君看西来蝗,落地辄盖土。
入境不入田,食草不食秬。
老农亦何幸,此乐讵天与。
为言相君贤,为惠寔在汝。
群凶满江淮,杀气自消阻。
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
知公意在民,有谷宁忍咀。
劝尔但自欢,蝗来不须禦。
鉴赏
这首《秋蝗叹》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描绘秋日田野间的一幕,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官府治理和民众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秋天的田野景象,“驱车入秋原,懞懞尽禾黍”,展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然而这丰收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接着,诗人通过田父与路旁骑马翁的对话,揭示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官府治理的期待。“问言田家劳,云何乐如许”,农民们虽然劳苦,却因今年的丰收而感到满足和快乐。这种乐观情绪与后文蝗灾的突然降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社会的脆弱性和官府治理的重要性。
“君看西来蝗,落地辄盖土。入境不入田,食草不食秬。”这一段生动地描绘了蝗灾的场景,蝗虫虽多,却并未直接危害农田,而是选择了草地作为食物来源,这似乎预示着蝗灾并非完全不可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官府治理能力的期待,认为只要官府能够妥善处理,蝗灾带来的影响是可以减轻的。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强调了官府治理与民众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为言相君贤,为惠寔在汝。群凶满江淮,杀气自消阻。微虫初何知,仁者亦复与。知公意在民,有谷宁忍咀。劝尔但自欢,蝗来不须禦。”诗人呼吁官府应以百姓为先,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治理,不仅能够应对自然灾害,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鼓励民众保持乐观心态,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困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田父与骑马翁的对话,展现了民间智慧与乐观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府治理的期待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