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全文

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

出处:《过大孤山
宋 · 余靖
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
孤山镇南服,峨峨楚之望。
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状。
石嵾入春空,翠柱支秋浪。
片时起雪痕,万顷排霜杖。
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行人多躁进,那解明得丧。
不顾风涛险,半就江鱼葬。
挂席经其旁,往往乞灵贶。
遂因孤独名,塑立轻盈像。
绰约姑射姿,梦魂巫峡想。
如何方面祠,终古承其妄。
五岳视三公,降杀不过两。
不然为子男,何以通祀享。
四气均分风,条融各有掌。
避其狂怒势,亦可利攸往。
亭育天地心,凭险恣荡漾。
正直鬼神德,非名奚独飨。
不使悔吝侵,庶几忠信仗。
在人不在神,勿为虚稽颡。

拼音版原文

yǒuxíngtiānfēnshèxiǎnshānzhuàng

shānzhènnánééchǔzhīwàng

zhōngwángsuǒránguàizhuàng

shícēnchūnkōngcuìzhùzhīqiūlàng

piànshíxuěhénwànqǐngpáishuāngzhàng

zhuānhéngliúmíngzhǎng

xíngrénduōzàojìnjiěmíngsàng

fēngtāoxiǎnbànjiùjiāngzàng

guàjīngpángwǎngwǎnglíngkuàng

suìyīnmíngqīngyíngxiàng

chuòyuēshè姿mènghúnxiáxiǎng

fāngmiànzhōngchéngwàng

yuèshìsāngōngjiàngshāguòliǎng

ránwèinántōngxiǎng

jūnfēnfēngtiáoróngyǒuzhǎng

kuángshìyōuwǎng

tíngtiānxīnpíngxiǎndàngyàng

zhèngzhíguǐshénfēimíngxiǎng

使shǐhuǐlìnqīnshùzhōngxìnzhàng

zàirénzàishénwèisǎng

注释

天地:宇宙。
设险:设置险阻。
孤山:孤立的山峰。
南服:南方地区。
峨峨:高大。
楚之望:楚国的象征。
亡所倚:无所依靠。
屹然:挺立的样子。
怪其状:形状奇特。
石嵾:峥嵘的岩石。
春空:春天的天空。
翠柱:绿色的石柱。
片时:片刻。
雪痕:积雪。
万顷:广阔的水面。
横流:横溢的水流。
溟涨:弥漫扩展。
躁进:急功近利。
明得丧:明白得失。
风涛险:风浪险恶。
半就:几乎陷入。
江鱼葬:葬身鱼腹。
挂席:挂帆航行。
乞灵贶:祈求神灵赐予恩惠。
姑射姿:如姑射仙子般优雅。
巫峡想:在巫峡中想象。
方面祠:只祭祀一面。
妄:错误。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
三公:古代最高官员。
子男:古代祭祀等级之一。
通祀享:共享祭祀。
四气:四季。
条融:和谐融洽。
掌:掌管。
避其狂怒势:避开狂怒的气势。
利攸往:有利于前行。
亭育:养育。
恣荡漾:任意游荡。
鬼神德:鬼神的美德。
非名:不只是名字。
独飨:独自享用。
悔吝:后悔和罪过。
庶几:或许。
忠信仗:依赖忠诚和信义。
在人不在神:关键在于人。
虚稽颡:徒劳的跪拜。

翻译

天地有形,山河险峻显威壮
孤山镇守南方,高耸如楚地的期望
独立无依,形状奇特令人惊异
石头峥嵘入春空,翠柱支撑秋波浪
片刻间积雪痕迹,万顷水面似霜杖铺展
气息如烟雾弥漫,洪水横流扩展无边
世人急于求成,哪知成败的道理
不顾风浪险恶,常被江鱼吞没
航船经过此地,祈求神灵赐福
因此得名孤独,轻盈形象被塑造
姿态绰约如姑射仙子,梦中人在巫峡怀念
为何只祭祀一方,长久以来都是谬误
五岳地位超然,比肩三公不算多
若非子男身份,怎能共享祭祀礼
四季风调雨顺,各有其职掌
避开狂怒的势头,也能顺利前行
天地之心的养育,凭借险峻任意游荡
正直是鬼神的美德,岂能仅以名号享用
不使后悔和罪过侵扰,希望能依赖忠诚与信义
关键在于人而非神,勿做徒劳的跪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大孤山的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感慨和哲思。从诗中可以看出,余靖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山河之美,并将其与人世间的险恶相比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孤山镇南服,峨峨楚之望。" 这几句描写了大自然的宏伟景象,山河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和平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状。石嵾入春空,翠柱支秋浪。" 这里表达了大孤山的独立性,它不依赖任何东西,自成一体,其形态独特,让人感到惊奇。而“石嵾入春空”等句,则描绘出山中的石头和树木在季节变化中所展现的壮丽景象。

"片时起雪痕,万顷排霜杖。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这几句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悟。

接下来的部分则是对行人和江鱼的描绘,以及对孤独和神灵的追寻。"挂席经其旁,往往乞灵贶。遂因孤独名,塑立轻盈像。" 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最后,“五岳视三公,降杀不过两。不然为子男,何以通祀享。” 等句,则是对宇宙间道德和宗教信仰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于天地之间秩序和人类命运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余靖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