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而况百粤,岭阳海隅全文

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出处:《送李守孝博
宋 · 徐积
外官之重,其惟使乎。
使者之重,兵政刑诛。
持挈纲领,设施楷模。
以实去伪,以清革污。
善本须养,恶根必锄。
非严不肃,非宽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诸如此类,一不可无。
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渔。
缓之则怀,扰之则吁。
又况其徼,溪洞蛮居。
虑要先定,戒须早图。
使臣之重,不其然欤。
命使维何,曰山阳守。
维山阳守,其质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严以威,以左以右。
维恕维平,维详维精。
所济维敏,所孚维诚。
刑无必用,事皆原情。
或虚其狱,或空其庭。
称者盈巷,传者盈城。
四境之内,尽为欢声。
其体则庄,面无浮气。
其目则瞭,心无所蔽。
不激不诡,不迁不泥。
亦不自务,亦不自恃。
好谋好询,使臣所贵。
维询维谋,何以酬之。
维时武备,为国修之。
我闻番禺,熙宁之前。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
因而循之,不烦招募。
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
其便如此,何惮弗兴。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
可如汉制,选择骁锐。
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
闻命即赴,势张力齐。
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
盖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
伏藏窟穴,其何能为。

鉴赏

此诗《送李守孝博》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描绘对使臣职责的重视与期望,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思熟虑,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员品德、能力与责任的高度关注。

诗中强调了使臣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职务的权威性,更在于其在军事、政治、法律事务中的角色。使臣需具备严格、公正、威严、诚信等品质,同时在处理政务时应灵活变通,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对于地方治理,诗中特别提到了岭南地区民俗的特殊性,强调了安抚与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对边疆民族事务的谨慎处理。

接着,诗中提到派遣的使臣是山阳县的守令,此人性格忠厚,既有智慧又能宽容,既能施以严刑又能展现仁慈。在处理案件时,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不拘泥于形式,也不滥用权力。诗中还提到,使臣应善于谋略和咨询,这体现了其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军事准备方面,诗中提到番禺(今广州)在熙宁年间已有强大的武备力量,弓手与枪手的数量众多,且无需额外招募,即可构成有效的防御力量。这种自给自足的军事体系,不仅节省了资源,也增强了地方的自主防卫能力。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使臣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妥善处理地方事务,加强边防建设,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同时,也强调了对使臣的教育与训练,以提高其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送李守孝博》不仅是一首对使臣职责的颂扬之作,也是对地方治理、军事准备及官员素质的深刻思考与呼吁,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