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床留向竹阴下,儿踏田归话晚凉
出处:《榕村田家》
宋末元初 · 赵文
门外萧疏竹数行,小池聊可浴沧浪。
木床留向竹阴下,儿踏田归话晚凉。
木床留向竹阴下,儿踏田归话晚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门外:房子外面。萧疏:稀疏。
竹数行:几排竹子。
小池:小水池。
聊可:勉强可以。
浴沧浪:沐浴清流。
木床:木头床。
竹阴下:竹林下的阴凉处。
儿踏:孩子们踏步。
田归:从田间归来。
话晚凉:谈论傍晚的凉意。
翻译
门外稀疏的竹林排列成行,小小的池塘足以沐浴清波荡漾。木制的床铺留在竹荫之下,孩子们踏着夕阳从田间归来,谈论着傍晚的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门外萧疏竹数行",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村舍外稀疏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小池聊可浴沧浪",则写出附近有一片小池塘,池水清澈,仿佛能洗涤心灵,暗寓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闲适之情。
接下来的"木床留向竹阴下",诗人想象自己在竹荫下的木床上休息,显示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儿踏田归话晚凉",通过描绘孩子们劳作归来,与家人在傍晚时分围坐一起谈论农事,流露出浓厚的家庭亲情和田园生活的恬淡惬意。
整体来看,赵文的《榕村田家》以简朴的语言,刻画了宋末元初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