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吹欢娱夕,衡门可属垣
出处:《上元夕次韵答张谏议》
宋 · 晏殊
歌吹欢娱夕,衡门可属垣。
九城寒漏彻,三市宝灯繁。
酒想嵇山醉,诗惭谢乐翻。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
九城寒漏彻,三市宝灯繁。
酒想嵇山醉,诗惭谢乐翻。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歌吹:音乐歌舞。欢娱:欢乐。
衡门:简陋的门。
属垣:连接城墙。
九城:整个京城。
寒漏:寒冷的夜漏(古代计时器)。
三市:三个市场。
宝灯:华丽的灯笼。
酒想:想象饮酒。
嵇山:嵇康隐居的地方,代指隐逸生活。
醉:喝醉。
诗惭:写诗感到惭愧。
谢乐: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
后乘:后座,尊贵的位置。
八驺:八匹骏马拉的车,象征地位显赫。
喧:喧闹。
翻译
夜晚的歌声和音乐带来欢乐,简陋的门扉也能与城墙相连。整个京城的寒冷夜漏声清晰可闻,市场上的华美灯火繁多璀璨。
想象在嵇山畅饮以求醉意,写诗却自愧不如谢灵运的才情。
如果能有幸随从后座,怎会畏惧那八匹骏马的喧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歌吹欢娱夕",写出了节日里音乐歌舞的热闹气氛,夜晚尤其显得欢快。"衡门可属垣",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属垣意指遥望城墙,暗示诗人身处闹市,却仍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
"九城寒漏彻,三市宝灯繁",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内夜深人静时分,寒气透骨的夜晚与市场中璀璨夺目的花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节日的灯火辉煌。
"酒想嵇山醉,诗惭谢乐翻",诗人借酒表达对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以饮酒作诗闻名)般醉态的向往,同时为自己未能写出像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那样优美诗句而感到惭愧。
最后两句"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得到邀请,即使面临车马喧嚣,也愿意陪伴朋友一同度过这欢乐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节日氛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文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