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出处:《雪后偶书》
清 · 曾习经
残雪栖庭树,今年春物迟。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
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
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首句“残雪栖庭树”描绘了雪后树枝上残留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的氛围。接着,“今年春物迟”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似乎比往年稍晚,为全诗定下了时间的背景。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两句,通过“斜行”的动态和“贴”字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竹子在草地上的姿态,而“方竹薛筇枝”则点明了竹子的形状和材质,富有画面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诗人对竹子这一传统意象的喜爱和赞美。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两句,可能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特殊年份(闰年)的感慨。其中,“避世南垂谶”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而“投囊闰岁诗”则可能是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中,表达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受。
最后,“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两句,借用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菩萨散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思考。这里“维摩散花地”象征着精神的自由与超脱,“谁道无立锥”则可能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调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