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钱肯送陶元亮,官粟堪归邴曼容
出处:《答朱兵宪秉器九日潼关见寄二首》
明 · 欧大任
鸣珂何地忆相从,南北重阳不可逢。
河上霜应流九曲,阁前花自削三峰。
酒钱肯送陶元亮,官粟堪归邴曼容。
留滞谁令频极目,佩萸犹听未央钟。
河上霜应流九曲,阁前花自削三峰。
酒钱肯送陶元亮,官粟堪归邴曼容。
留滞谁令频极目,佩萸犹听未央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对朱兵宪秉器在九日潼关寄赠之作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鸣珂何地忆相从,南北重阳不可逢”以“鸣珂”象征过往相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怀念,同时也点出季节变换,重阳佳节难以再次相遇的遗憾。
颔联“河上霜应流九曲,阁前花自削三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霜流九曲象征时间的流转,花削三峰则暗示岁月的无情,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酒钱肯送陶元亮,官粟堪归邴曼容”引用了陶渊明和邴曼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愿意效仿古人,追求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理想,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理解和支持的感激之情。
尾联“留滞谁令频极目,佩萸犹听未央钟”则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感叹自己被滞留在某处,无法自由,但仍然怀揣希望,期待着像佩戴茱萸一样,能够听到远方未央宫的钟声,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相聚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