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全文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
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
笑彼三子欧、梅、苏,无事自作雪羽争。
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璧栖窗棂。
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
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
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
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
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

注释

紫潭:深潭。
玄云:乌云。
翳:遮蔽。
潭上月:潭边月亮。
紫翠屏:紫色翠绿的屏障。
昏花睛:视力模糊的眼睛。
云月:云和月。
眼自明:心境明朗。
世界一泡影:世间万物如泡影。
何足评:不值得评价。
欧、梅、苏:指欧阳修、梅尧臣、苏轼。
雪羽争:争论不休。
屏砚:屏风和砚台。
窗棂:窗户。
长谣:长诗。
月胁:月光般的语言。
星心:内心深处。
鸡鸣:唤醒人心的话语。
风林横:风吹树林的景象。
涵星泓:蕴含星辰的池塘。
少陵:杜甫。
洪涛:大浪。

翻译

深潭涌出乌云,遮蔽了潭中的星光。
唯有潭边的月亮,倒映在紫色翠绿的屏障之上。
我年迈不再读书,静坐养眼,让视力模糊。
偶尔睁开眼睛,看见云月,心境顿时清明。
早就明白世间万物如泡影,真假大小又何足挂齿。
嘲笑那三人欧阳修、梅尧臣、苏轼,无事生非,争论不休。
所以我把屏风和砚台赠予范氏二人,希望他们能欣赏这星空之美。
大范突然吟唱长诗,言辞如月光般震撼人心。
小范也将继承,他的言语直击人心,如同鸡鸣唤醒黎明。
床头还有一轮明月,下方是风吹过树林的景象。
急忙送到小范家,保护这蕴含星辰的池塘。
但愿我能从杜甫那里学到更多,让山木与洪涛共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充分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高远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川月夜的图画,紫潭喷薄云烟,映衬着潭中的星光,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写照,也隐含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这里的“潭上月”和“紫翠屏”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意境画面,月亮如洗,倒映在潭中,而那紫翠色的屏风则像是自然与人造之间的一道界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这两句流露出诗人晚年淡泊明志,不再沉迷于书海,而是选择了静坐养眼,以观察世界万象。这里的“昏花眼”既指视力下降,也隐喻着对世事的看破。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诗人虽不再沉迷书籍,但在静坐中偶尔睁眼,便能领悟到云月之美,这种“眼自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后的内心清明。

“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将一切世间纷争视为泡影,不值得过分计较。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笑彼三子欧、梅、苏,無事自作雪羽争。”这里的“三子”指的是唐代的文学大家欧阳询、梅尧臣和苏味道,他们在文学上互相争鸣。诗人对此表示了轻视之情,认为这种争斗没有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璧栖窗棂。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诗人将自己珍贵的屏风和砚台赠送给友人大范、小范,并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里“珠璧”指的是珍贵的物品,“栖窗棂”则是比喻着文学作品装点门窗,美化生活。

最后几句:“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诗中又一次出现了“月”的意象,此时的月亮似乎与床头相呼应,而“风林”则给人以动荡之感。诗人急忙地将小范送回家中,希望他能够保护好这份清澈如星辰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