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全文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出处:《刘仙石诗
宋 · 孙迈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注释

珍重:重视,珍视。
标:标注,揭示。
刘越石:历史人物,可能指刘琨,字越石,东晋名臣。
洞天门:道教中指隐秘的仙境入口。
变化:事物的转变或变动。
测:推测,测量。
神仙:神话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
后人:后代的人。
白石: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纯洁或清白。
黄昏:一天结束时的傍晚。

翻译

重视并研究古代的历史,儒家伦理永远流传。
谁能想到刘越石,竟然是通往仙境的大门。
世间万物的变化难以揣测,神仙的世界难以评说。
后人探寻其中奥秘,每当黄昏时分,白石山又笼罩在寂静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迈的作品,名为《刘仙石诗》。从内容来看,这首诗主要颂扬了刘越石这一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道教文化和神秘色彩。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与维护,强调某种教诲或思想的长久价值和重要性。这里的“标前史”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典范或者记载,而“名教”则是指有名的、被认可的教导或学说。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这一句揭示了诗中的核心意象——将刘越石比作通往仙境的门户。这不仅表明刘越石的地位,更隐含着他可能是一位道教修炼者或者与神仙世界有所关联的人物。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宇宙万象的不断变迁,而“终□测”则是说这些变化难以捉摸和预测。后半句“神仙未易论”意味着对于神仙或者修炼成仙之事,人们难以轻易下断语。

最后两句,“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这是在描绘后来追随者在寻找灵感或真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里的“白石”与“黄昏”构成了一个既有光明也有阴暗并存的意象,可能代表了求道之路上的艰辛与复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越石的颂扬,表达了一种对道教神秘主义和追求不朽生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孙迈对于知识、历史传统以及精神修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