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全文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

明 · 何吾驺
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
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
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
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
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
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
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士夫与假道学的鲜明对比和深刻思考。诗中以“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真实、正直的人格,反对虚伪、形式主义的言行。接下来,“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强调了言语的力量,一个正确的言论足以影响千年,揭示了真理的重要性。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描绘了假道学的外在表现,他们追求表面的学问,却缺乏内在的真知灼见,如同门外的敲击声,空洞而无实质。接着,“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进一步批评了这种行为,将之比作误植的幼苗,可惜其生长方向错误,需要及时纠正。

“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则转而赞美真正有内涵的士人,认为他们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装饰或形式,真正的智慧和道德修养自然流露。最后,“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提醒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应当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避免留下遗憾。

“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唱古诗,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则总结了内心的平静与清净才是通往真理的钥匙,真正的智慧在于去除杂念,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真士夫与假道学的对比,以及对内心修养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