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出处:《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十五》
宋 · 释梵琮
即心即佛,狗咬枯骨。
非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非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琮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心、佛与实相的哲学思考。"即心即佛"强调了心即是佛的本质,认为内心的觉悟即能达到佛的境界;"狗咬枯骨"则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说明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可能引发领悟。接下来的"非心非佛,牛溲马浡"进一步指出,心、佛并非孤立存在,连最不值一提的事物也能启发人的认识。最后,诗人以"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否定又超越这些概念,达到一种超越世俗认知的境地,表达出对无我、空性的领悟,并祈求众人的智慧和祝福,"伏惟万福"是对听者的祝愿。
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禅意,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深奥,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