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全文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

出处:《石经堂
宋 · 李石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
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
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
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
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
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
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
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
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
坚镵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
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
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誇伛偻。
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
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
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
尔之所得固么么,我则何由宽击拊。
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
石经之害此其大,纵有鬼神谁可禦。
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
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
恢恢帝所有馀地,忍使石经留外府。
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
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
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
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
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拼音版原文

láidēngshíjīngtángcóngzhūshēngxíngliǎng

zhūshēngjīngbànbáitóuwènshǐzhōngqián

wénjīngzhōngdōulángzhōngsuǒnǎi
ěrláiluànwángshī

kǎiběnjǐnnéngchuánshǔ
shǔwángrùnwèigòngsǎochú

réngwèishèngshí
wèijiāngyánjuéshǒuzhòngjiōng

liáoyuánchóngsuì
lièzhīxuéguān

dànquēwéncúnxià
kāimíngjìngbiéyánchī

shíkòuhóngzhōngxié
hòushēngshìdānqiān

wéizhīshǒuténgchǔ
yīnsuíkǒuwàng

diǎnhuàfēnháomiù
yuèdāngtiānkōngwěizhào

mángxiāngfēn
shíjīngsuīnàiěr

rénjìngchuánjīnchuán
xíngxíngshěnkěnlièyǎn

xiǎnbāotáifēngfèichēngzhǔ
jiānchánjǐnmiǎnbǎoyín

àidàozhēngláizháishǔ
jiānzōuréntǎngjièwèn

wèiwènshíjīngshuíshìzhǔ
zuóqiāoménchì

xúnqiángkuā
dēngdēngyǐnjīnchuí

ěrguōsànkōngchuíbáo
xūnméirǎnliánzuòjuàn

zhóujǐnzhuāngshùchǔ
mèiquánháo

zhǐcáikānguī
ěrzhīsuǒme

yóukuān
chuízhīzuòé

ézhìwànqiānshù
shíjīngzhīhài

gěiyǒuguǐshénshuí
chángwèishìguān

shǒushàntángzhōngróngjiē
xīnzhīshìshìjiānshū

yúnhànsēnránchéngbǎi
huīhuīsuǒyǒu

rěn使shǐshíjīngliúwài
便biàndāngliánxiàtáng

fēishàngsānshānchā
jiānxiāngchuǎnmiùzhōngdǐngàn

tiānxiàróng
wēiwēi殿diànzhōngyāng

luòdōng西lóng
suīránwénshǔxīngfèi

yǒuxīntiān
zuòshīwèiyònghángōng

kǎozhuànshùzhuīshí

注释

石经堂:存放古代石刻经书的地方。
郎中:古代官职,此处指经书的守护者。
楷本:手抄的正楷版本。
闰位:非正统的君主地位。
权豪:有权势的豪族。
博士官:古代教育官员。
首善堂:指学术或道德修养最高的地方。
云汉森然:形容星辰繁多,如森林般密集。
瞿塘:长江三峡之一。
三山:传说中的仙山。
缣缃:丝织品和竹简,古代书写材料。
钟鼎:古代铜器,常用于刻铭文。
天罅:天上的缝隙,比喻需要填补的空白。
玉帝殿:道教神话中的天宫。
考篆:考证和研究古代篆书。
石鼓:古代石刻文字,被视为珍贵文物。

翻译

我来到石经堂游览,跟随众多学生走过两廊。
学生们已年老白头还在研读经书,提问始终沉默不语。
我听说这部经书曾在中都流传,它是你祖先郎中的职责。
如今战乱已使其流失,只有楷书版本在蜀地留存。
蜀王虽为闰位,仍负责清理,这部经书在盛世仍有重要地位。
它被严密保护,周围有高墙和深宅围绕。
官方将其列入学府并非无意,不仅为了保存文字,也为了传承古代文化。
它如同明镜分辨美丑,有时像钟声和谐律动。
年轻人不再从事校对,只知道守护这些古籍。
他们随意解读,错误百出,如虹霓混淆,鱼鲁混淆。
尽管日月光明,但愚昧之人视而不见。
石经虽古老,却遭受忽视,人们更重视现代而非古典。
无人愿意关注,苔藓剥落,难以支撑。
经书面临虫蛀鼠害,无人问津。
如果遇见邹地的人,问问谁是石经的主人。
回忆起过去,我曾严厉斥责,多次绕墙寻找。
登上阁楼,耳边回响着金槌敲击声,如冰雹般落下。
经书被精心装订,如画卷般精美。
难道没有一点东西能满足权贵,几张纸只能换取微薄的奖赏。
你的收获微不足道,我却无法释怀。
一个错误就可能带来无数的谬误,石经的危害如此严重。
即使有鬼神也无法阻止这种破坏。
想起过去我在博士官任上,首善堂中曾与它相伴。
我知道这不是尘世间的寻常书籍,它如星辰般璀璨。
广阔的天地间,不应让石经流落在外。
我希望能立即启程,将石经带回中央。
丝绸和竹简上的错误如同钟鼎模糊不清,天意岂能容忍不修正。
在中央的玉帝殿,河洛左右有龙虎守护。
尽管文明兴衰难料,但天帝和皇帝都有意愿保护。
写这首诗不必模仿韩公,但我希望能像研究石鼓一样考究石经。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石经堂的参观和感悟,通过对古老石经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之情。诗中“诸生读经半白头”一句,揭示了学者们长期致力于古典文献的研究,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则表明石经在历经沧桑之后依然被珍视,其价值不减反增。

诗人通过对比“大开明镜别妍媸”与“后生不复事丹铅”,强调了传统学问的重要性,批评了当世人们忽略古籍而追求浮华之物。"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文字音韵和书法艺术的精湛掌握,以及对传统文化细节处的深刻理解。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人忽略古籍、只重视当代之学的忧虑。"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则形象地描绘了石经堂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其保存状态的关注。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及“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反映出对于石经所有权和保护责任的探讨。"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誇伛偻"表达了诗人对石经的关心与维护之举。"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则是对石经堂外观的描绘。

在结尾部分,“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表达了对于权贵之人利用石经为其镀金的不满。"尔之所得固么么,我则何由宽击拊"则是诗人的自问和反思,强调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最后,“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批评了当时学者对石经的错误理解和传抄。而“石经之害此其大,纵有鬼神谁可禦”则是诗人对于这种错误行为所带来的文化损失的忧虑。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石经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坚定立场,以及对于现代学问忽略古籍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