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宋 · 苏颂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注释
仲长:人名。饶得:足够得到。
群芳:各种花卉。
伊浑:河流名。
嵩室:嵩山的居室。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朝隐:辞官归隐。
田园:田园生活。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大笔:豪放的文笔。
凿楹:在楹柱上雕刻。
子孙传:传给后代。
翻译
仲长买下了一处靠近高山的宅子,无需花费就能欣赏到众多的美景。这里地理位置接近伊浑河,适宜种植水竹,门前就是嵩山,云雾缭绕如仙境。
他并未放弃官职,实为真正的朝隐,还有自己的田园生活,如同世间神仙。
他的书箱里装满了豪放大气的新诗,特意在楹柱上刻字,期待子孙后代传承这份文学遗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洛阳新居的生活景象。开篇“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两句,通过对比古人仲长(指东汉时期的人物)置业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新宅位置的满意和得意,因为周围有自然美景,不需耗费金钱便可享受。
接着,“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伊浑”指的是洛阳城外的伊河和浑河,诗人通过这两条河流的名称,渲染出一幅水乡风光图。同时,“门临嵩室足云烟”则表明宅邸紧邻嵩山(即少林寺所在的嵩岳),并且充满了云雾缭绕的仙气。
中间两句“未抛簪组真朝隐, 更有田园即世仙”,诗人通过自比隐逸之士,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未能完全放下官职的束缚,但已经拥有了田园生活,感受到了超脱尘世的快乐,这种心境已然达到一种世间难得的“即世仙”境界。
最后,“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信心和自豪。这里的“满箧新诗”说明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成就,而“凿楹留待子孙传”则表明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家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享受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清净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