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上地而下,中焉我是人全文

天上地而下,中焉我是人

明 · 吴琏
在家名孝子,在国目忠臣。
天上地而下,中焉我是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梦游罗浮与山人会酌罢请各言己志》。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孝子”、“忠臣”的理想人格追求,以及对于“人”的普遍性理解。

首句“在家名孝子,在国目忠臣”,通过对比“家”与“国”,强调了个人在家庭与国家中的双重角色。孝子,意味着在家庭中尽孝道,尊重长辈,维护家族和谐;忠臣,则是在国家中忠诚于君主,为国家利益着想,尽职尽责。这两者都是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接下来的“天上地而下,中焉我是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人”的理解。这里将“天”、“地”、“下”作为背景,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人的存在状态。通过“中焉”二字,诗人表达了人处于天地之间的独特地位,既不是高不可攀的神灵,也不是低下的生物,而是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思考、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存在。这不仅是对人性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还蕴含了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