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尔。
我读公车牍,再拜甚欢喜。
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完粹。
再析山中符,可以觇胸次。
道行国无小,意甘食则旨。
平生熟窥觇,步步圣贤地。
造物宝其人,华皓表斯世。
从军落穷塞,愁破觌清峙。
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长年慕道德,师友别匪易。
踯躅南城隅,伫立渺无涘。
不见两朱轮,但见嘉陵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遥远的路程。真实:确切无疑。
九陛:九重宫殿。
父子:父子亲情。
公车:朝廷公文。
再拜:深深敬礼。
玉色:比喻人的品质高洁。
昕夕:早晚。
王度:王者风范。
完粹:完美无缺。
山中符:书信。
胸次:内心。
道行:道德修养。
旨:美味。
窥觇:观察。
圣贤地:圣贤之道。
造物宝:造物主珍视。
华皓:洁白如玉。
穷塞:荒僻之地。
觌:相见。
蜗庐:简陋小屋。
鼓钟:乐器。
淹留:滞留。
白日:时间。
长年:长久。
道德:道德修养。
南城隅:南城角落。
渺无涘:空旷无边。
朱轮:古代高级官员的车辆。
嘉陵水:地名。
翻译
遥望万里光芒,每个字都清晰真实。即使在九重宫殿,父子之情依然紧密相连。
阅读你的公文,我深深敬佩,心中满是欢喜。
早晚都能见到你的风采,王者风度日臻完美。
再次研读你的山中书信,能洞察你内心深处。
无论国家大小,遵循道义,生活就充满意义。
一生深入理解,步步接近圣贤之道。
造物主珍视此人,洁白如玉,光照世间。
从军生涯困于荒僻之地,愁绪因清峻而消解。
简陋的小屋仅容身,每日鼓钟声环绕耳边。
如何度过漫长时光?时间无法挽留。
长久以来仰慕道德,师友离别不易。
徘徊在南城角落,站立之处空旷无边。
看不见那双红轮官车,只看见嘉陵江水悠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题为《送孙隆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品格和学问的高度评价。
“万里对明光,真实一字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文字交流的珍视,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真诚的情感。接着,“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尔。”则将这种关系比喻为如父子般亲密无间。
“我读公车牍,再拜甚欢喜。”诗人阅读朋友的书信,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敬意,因此再次向朋友行礼。下句“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完粹。”则描绘了一种高洁如玉的品格,以及对时间的珍惜,每一天都要做到最好。
“再析山中符,可以觇胸次。”这里诗人可能在提及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或是某种秘密的交流。紧接着,“道行国无小,意甘食则旨。”表达了对朋友道德品行的赞赏,以及面对生活时的心境自在。
“平生熟窥觇,步步圣贤地。”诗人赞美朋友一生都能洞察世事,如同踏足圣贤之地。下句“造物宝其人,华皓表斯世。”则将这种品格视为天地间的珍宝,是这一时代中最为璀璨。
“从军落穷塞,愁破觌清峙。”诗人可能在描述朋友从戎归来,面对艰苦环境时的情感变化。紧接着,“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景象。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诗人提出了时间不待人的感慨,以及珍惜光阴的重要性。下句“长年慕道德,师友别匪易。”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仰慕和不舍,师友之间的情谊难以割舍。
最后,“踯躅南城隅,伫立渺无涘。不见两朱轮,但见嘉陵水。”则描绘了一种停留在古城边缘,凝望远方的孤独景象,以及对朋友离去后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和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