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各有为,岂独会稽樵
出处:《杂咏十三首》
明 · 张宁
材大难为用,心高不易招。
穷通各有为,岂独会稽樵。
穷通各有为,岂独会稽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杂咏十三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材大难为用,心高不易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大才难以施展,高洁的心志不易被接纳的社会现象。接着,“穷通各有为”,指出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各有其存在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作为。“岂独会稽樵”,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大材与小用、高心与不遇,以及顺境与逆境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才价值被忽视、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多样性和命运无常的接纳与理解。诗风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