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伏尽:酷暑过去。凭:验证。
淮南:地名,指淮南地区。
苦旱:严重干旱。
炽而燄:炽热且火焰旺盛。
弱金融:比喻熔炉。
火云:形容火红的云彩。
赪:红色。
白羽扇:古代的扇子,以白羽制成。
功能:作用,功效。
蓬头:形容头发散乱。
卧永昼:整天躺着。
柯山:可能指某座山。
屡空:连续歉收。
仍:接连不断。
衡茅:简陋的茅屋。
问寝兴: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心情。
翻译
酷暑过去后炎热随之消退,古人的智慧常常得到验证。淮南地区年年干旱严重,秋天的暑气仍然闷热蒸腾。
烈火炽热,熔炉般的火焰还未冷却。
大火云弥漫,大江像是沸腾,烈日晒得群山通红。
我一生手持白羽扇,却无法驱散这无尽的热浪。
蓬乱的头发下,我整日躺卧,起身时汗水湿透了帽缨。
柯山多次歉收,子民贫困疾病缠身,接连不断。
如今连简陋的茅屋都无法前往,只能借诗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酷暑天气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烦躁与无奈。开篇“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即设定了整体氛围,伏热是指盛夏时节的高温,而“古语常有凭”则是在说这种酷热天气在传统文化中有所记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接下来的“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具体描写了夏日的炎热,淮南一带历来以湿热著称,而“秋暑郁方蒸”则强调了这种热气是如何地从大地中蒸发出来,与周遭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作用。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此处的“老火”形象生动,表达了烈日下的炙热感,而“弱金融未凝”则是说即便是水也不够凉快,以至于不能有效缓解这种酷暑。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通过对比,将炎热的天气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里的“火云”、“大江沸”和“烈日”、“群山赪”都是极力渲染夏日炙热的笔触。
至于“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则是诗人在极度炎热中感慨,连平时里使用的白羽扇都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带来丝毫凉意。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表达了诗人因酷暑而懒散的情态,甚至不愿意动弹,连头发和衣物都被汗水浸湿。
接下来的“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则是对个人处境的叹息,或许是在说自己身处困顿,健康状况也不佳,与酷暑共同折磨着诗人。
末了的“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显示出诗人的无奈与求助之情,通过写诗来询问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还能保持清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气候的生动描绘,以及个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和反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处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