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
出处:《江行早眺言怀一首》
明 · 黄省曾
春去夏来常水宿,苍茫万里看朱旭。
山色遥开茂草碧,江流半是浮萍绿。
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
焉知足下无青云,不见双双举黄鹄。
山色遥开茂草碧,江流半是浮萍绿。
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
焉知足下无青云,不见双双举黄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江上早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联“春去夏来常水宿,苍茫万里看朱旭”中,“春去夏来”点明季节更替,诗人常常在水上度过夜晚,清晨时分,他远眺万里苍茫,只见朝阳初升,一片红霞映照天际,景象壮丽而辽阔。
颔联“山色遥开茂草碧,江流半是浮萍绿”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渐渐显现,与碧绿的草地相映成趣;江面上,一半被浮萍覆盖,呈现出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颈联“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似乎在自问,又有谁愿意远离尘嚣,像龙一样隐居于山水之间?同时,诗人也以自嘲的口吻,提到自己如同那连接着大海深处的巨鳌,独自垂钓于广阔的水域,暗示着他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体会。
尾联“焉知足下无青云,不见双双举黄鹄”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诗人或许在思考,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和追求,就像那高飞的黄鹄,成双成对,展翅于青云之上。这里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事业成功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