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起中都自昔闻,风流曲阜得贤频
出处:《送孔燮知曲阜》
明 · 张泰
化起中都自昔闻,风流曲阜得贤频。
宗家荐达非干䘵,圣世荣归不问津。
琴酒来歌颜孟氏,衣冠迎贺鲁邹人。
遥知赋入丰时祀,露冕年年沂泗春。
宗家荐达非干䘵,圣世荣归不问津。
琴酒来歌颜孟氏,衣冠迎贺鲁邹人。
遥知赋入丰时祀,露冕年年沂泗春。
鉴赏
这首诗《送孔燮知曲阜》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通过对孔燮前往曲阜任职的描绘,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深厚敬仰之情。
首联“化起中都自昔闻,风流曲阜得贤频”,开篇即以“中都”和“曲阜”相提并论,强调了曲阜作为孔子故里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这里的“化起”暗含着文化传承之意,“风流”则赞美了曲阜因孔子而来的文采风华与人才辈出的历史传统。
颔联“宗家荐达非干䘵,圣世荣归不问津”,进一步阐述了曲阜的文化底蕴与孔子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这里“宗家荐达”指家族推荐贤能之人,而“圣世荣归”则表达了在孔子这样的圣人的时代,人们对于优秀人才的推崇与礼遇,无需多言,自然受到尊敬与重视。
颈联“琴酒来歌颜孟氏,衣冠迎贺鲁邹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曲阜人民对于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孟子等人的崇敬之情。在这里,琴酒之乐、衣冠之仪,都是对先贤的纪念与致敬,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之美。
尾联“遥知赋入丰时祀,露冕年年沂泗春”,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曲阜文化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这里“丰时祀”象征着丰收与祭祀,寓意着曲阜的文化活动与祭祀仪式将年复一年地举行,如同沂水和泗水的春水般源源不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曲阜的文化历史、人物事迹以及未来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深深敬意,也寄托了对曲阜未来文化发展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