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全文

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

宋末元初 · 方回
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
果能成伏老,时许唤殷兄。
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
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

注释

忽复:忽然再次。
机锋:比喻言辞犀利,富有智慧。
对:辩论。
真堪:确实能够。
底里:内心深处。
伏老:指有深厚学识或经验的人。
许:或许。
唤:邀请。
殷兄:尊称朋友。
兹逢:此刻相遇。
晚:迟。
不计程:不顾路途遥远。
受恩:蒙受恩惠。
凡两世:两代人。
焉敢:怎么敢。
恝无情:无动于衷,不冷淡。

翻译

忽然间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真是深入心底的交流。
如果真能做到像伏老那样有深度,我希望能立刻邀请你,殷兄。
可惜这次相遇太迟,不考虑路程也要与你相约。
我受你的恩惠已两代人,怎敢对你无动于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突然之间思想激荡、心灵受到触动的场景。“机锋”比喻敏锐的智慧或是学问的深邃,“真堪底里倾”则形容内心的波澜和对知识的渴望。

"果能成伏老,时许唤殷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成就的向往以及对前贤的敬仰。这里的“伏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贤,如孔子、老子等,而“殷兄”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位知识上的引导者或是精神上的伙伴。

"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先贤或者学术伙伴相遇而感到的遗憾,因为这一相遇发生得太晚,而且对未来相聚的次数没有计算,也就是说珍惜每一次能够交流思想的机会。

"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传承所带来的深深感激,以及这种恩惠跨越了两个时代,是不可能忘怀的。

整首诗通过对知识的追求、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对学术交流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学问传承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