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出处:《同丘子服游芦峰以岭上多白云分韵赋诗得白字》
宋 · 朱熹
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
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
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
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
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
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
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
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
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
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
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丘子服一同游览芦峰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描绘了登山的过程,远离尘世喧嚣,进入山谷,泉水与岩石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则转而抒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则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与自谦,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描述了友人的到来,激发了诗人勇往直前的决心,没有丝毫的懈怠。随后“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表现了清晨出发时的紧张与期待,仿佛千丈高山近在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表达了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与对新视野的期待。接下来的“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描绘了山野间青翠的群峰与缭绕的白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强调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时间的流转。最后“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狭小人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释然与超脱。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结尾“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超越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