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书多润,窗开砚易尘
出处:《夏日和韵》
宋 · 徐德辉
方沼晴波动,虚堂午荫新。
夏衣谁赐葛,午食自烹鳞。
山近书多润,窗开砚易尘。
试茶燃石鼎,汲井就西邻。
夏衣谁赐葛,午食自烹鳞。
山近书多润,窗开砚易尘。
试茶燃石鼎,汲井就西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方沼:池塘。晴波:阳光下的涟漪。
虚堂:空旷的厅堂。
午荫:午后的阴凉。
夏衣:夏天的衣服。
葛:葛布(一种植物纤维,用于制作衣物)。
午食:午餐。
鳞:鱼。
山近:靠近山。
书多润:书籍因湿度而显得湿润。
窗开:打开窗户。
砚易尘:砚台容易积尘。
试茶:尝试烹煮新茶。
石鼎:石头鼎炉。
汲井:汲取井水。
西邻:西边的邻居。
翻译
池塘在阳光下泛起涟漪,空旷的厅堂里午后的阴凉清新。夏天穿的衣服是别人赠予的葛布,午餐自己烹饪鱼儿。
靠近山的地方书籍更显湿润,打开窗户研磨的砚台容易积尘。
尝试烹煮新茶,用石头制成的鼎炉加热,从西边邻居那里汲取井水。
鉴赏
这首宋诗《夏日和韵》是徐德辉所作,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简朴生活。首句“方沼晴波动”写出了池塘在阳光下泛起涟漪的景象,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动态美。接着,“虚堂午荫新”描述了宽敞的堂屋中,午后的树荫带来了一丝新意,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凉爽。
诗人通过“夏衣谁赐葛”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满足,葛布制成的衣服轻薄透气,暗示了夏日穿着的舒适。而“午食自烹鳞”则描绘了诗人亲自烹饪鱼的场景,体现了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美食的享受。
“山近书多润”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临近山林的地方书籍更显清新,暗示了诗人读书的乐趣。最后两句“试茶燃石鼎,汲井就西邻”则展示了诗人品茗的雅趣,用石鼎煮茶,到西边邻居那里汲取井水,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节奏和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日常生活,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