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
出处:《崔司成后渠精舍八首》
明 · 顾璘
学士还书屋,银鱼向壁悬。
王通才不小,刘向论何偏。
抱瓮开蔬圃,披裘弄钓船。
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
王通才不小,刘向论何偏。
抱瓮开蔬圃,披裘弄钓船。
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
鉴赏
这首明代顾璘的诗《崔司成后渠精舍八首(其七)》描绘了一幅文人归隐的画面。首句“学士还书屋”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暗示他可能曾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如今选择回归书斋生活。次句“银鱼向壁悬”以银鱼挂壁象征清贫而高洁的品性,暗寓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
第三句“王通才不小”提及王通,可能是指王通的学问深厚,以此衬托诗人的才华;“刘向论何偏”则借刘向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但又暗示他的观点并非流于俗套。
接下来两句“抱瓮开蔬圃,披裘弄钓船”具体描绘了诗人躬耕田园、垂钓自乐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那知升斗水,中隐蛰龙眠”寓意深远,借“升斗水”象征微小的居所,而“蛰龙眠”则寓言诗人虽身处平凡,却怀有大才,如同潜藏的蛟龙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才情出众、志趣高雅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