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三歌兮泪淋漓,君父不在倚赖谁
出处:《和文丞相六歌 其三》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我忆我父在日时,叱我痴钝无天姿。
旦旦灌溉仁义泽,灵台豁然开光辉。
夙劫孤露命浊世,王事鞅掌生无期。
一忆父母教我语,逃罪无地死亦迟。
呜呼三歌兮泪淋漓,君父不在倚赖谁。
旦旦灌溉仁义泽,灵台豁然开光辉。
夙劫孤露命浊世,王事鞅掌生无期。
一忆父母教我语,逃罪无地死亦迟。
呜呼三歌兮泪淋漓,君父不在倚赖谁。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和文丞相六歌(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哀叹。
首句“我忆我父在日时”,诗人回忆起父亲在世的日子,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接着,“叱我痴钝无天姿”一句,描绘了父亲对自己的严厉教导,认为自己愚笨且没有天赋。然而,正是这种严格的教育,使得“旦旦灌溉仁义泽,灵台豁然开光辉”,即通过不断地学习仁义之道,诗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开阔明亮,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与觉醒。
“夙劫孤露命浊世,王事鞅掌生无期”两句,描述了诗人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每当想起父母的教诲,诗人便感到即使逃避罪责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甚至宁愿选择死亡以求解脱。“一忆父母教我语,逃罪无地死亦迟”表达出对父母教诲的深深依恋与感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
最后,“呜呼三歌兮泪淋漓,君父不在倚赖谁”两句,诗人通过三次悲叹,表达了对父亲去世的哀痛与无助。在失去父亲之后,他感到自己失去了依靠,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与绝望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