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出处:《孔子旧宅》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堂堂圣像垂龙衮,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噪夕阳。
堂堂圣像垂龙衮,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噪夕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家:指皇帝或皇家。灵光:指圣人的光辉或圣地。
龙衮:古代帝王的龙袍。
雁行:形容排列整齐如雁阵。
绝响:指没有声音,形容寂静。
衣冠人物:指有学问、有地位的人。
杏老:杏树的老叶,象征岁月流逝。
寒鸦:冬季常见的乌鸦。
噪夕阳:在夕阳下鸣叫,增添凄凉气氛。
翻译
献上一份天子的敬意,驱车前往山东拜谒神圣的光芒。雄伟的圣像披着龙袍,众多贤良学子排列整齐如雁行。
昔日满屋书香已不再,曾经的文人雅士只剩感伤。
可惜那古老的杏树独自立在空荡的神坛,只有寒鸦在夕阳下喧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的旧宅,其间充满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和对时世沧桑变迁的感慨。"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开篇即以香火和马蹄声相结合,营造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表明孔子旧宅仍然散发出圣贤之气,而骑手则是朝拜者急匆匆地赶来,展现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
"堂堂圣像垂龙衮,济济贤生列雁行"一句,则通过孔子的圣像和穿着龙纹的服饰,强调其崇高的地位。同时,用“济济”二字形容贤者之多,如同连绵不断的雁阵,显现出孔子教育的广泛影响力。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此处则转向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旧宅中的壁画和古籍已然破败不堪,但依稀可闻诗书的声音,让人感慨万分。而“衣冠人物”一词,则暗示了往日风采依旧的人物,如今却只剩下凄凉的回忆。
最后两句"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噪夕阳",则是对孔子旧宅现状的描写。昔日繁华如杏花,现在却已衰败,只剩孤零零的坛座。而在傍晚时分,只剩下寒冷的乌鸦叫声,与落日余晖相伴,这景象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圣贤之道的无限敬仰,以及面对时光荏苒、世事沧桑所产生的深刻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