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出处:《八月十四夜月下》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地形纤似一尘微,影落银蟾有万几。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入户且添盘烛听,夜深红泪照罗帏。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入户且添盘烛听,夜深红泪照罗帏。
注释
地形:地势。纤似:像。
一尘微:极小。
影落:月影落下。
银蟾:明亮的月亮。
古愁:旧日忧虑。
作缺:像月缺。
边火:边境战火。
霎成围:瞬间形成包围。
秋虫:秋天的昆虫。
趣织:忙碌纺织。
人逾懒:人更懒散。
病羽:病弱的翅膀。
摧颓:衰弱无力。
妇退飞:妇女退回室内。
盘烛:蜡烛。
红泪:烛泪。
罗帏:精致的床帐。
翻译
地形细小如尘埃微粒,月影洒落众多如银蟾。过去的忧愁如同月缺,傍晚边境的战火瞬间形成包围。
秋虫忙碌纺织,人却愈发懒散,病弱的鸟儿无力飞翔。
进门先添上蜡烛,倾听深夜的烛泪滴落,照亮了红色的帐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月下的景象,诗人黄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首句“地形纤似一尘微”,形象地比喻月光下地形的细微,如同尘埃般轻盈。接下来,“影落银蟾有万几”进一步描绘月光洒落大地,光影斑驳,仿佛无数个银色的蟾蜍跳跃其间。
“过去古愁从作缺”暗指月亮的盈亏变化,引发诗人对历史沧桑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晚来边火霎成围”则可能暗示边疆战事,烽火连天,增添了悲壮的气氛。秋虫的鸣叫“趣织人逾懒”,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慵懒和无奈,病弱的翅膀“摧颓妇退飞”,流露出一种疲倦和逃避现实的情绪。
最后两句,“入户且添盘烛听,夜深红泪照罗帏”,诗人选择在室内点烛,静静地聆听夜声,红烛的泪滴映照着罗帐,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郁。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现实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