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膻停夜食,吟咏散秋怀
出处:《问远师》
唐 · 白居易
荤膻停夜食,吟咏散秋怀。
笑问东林老,诗应不破斋。
笑问东林老,诗应不破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荤膻:指肉类食物,这里特指羊肉等有强烈气味的肉食。夜食:夜晚的食物,这里指晚餐。
吟咏:吟诗诵读,一种文学创作或欣赏的方式。
散:消散,解除。
秋怀:秋天的心情,秋天的情感。
东林老:东林寺的老僧,东林寺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诗应不破斋:这里的‘破斋’指的是打破斋戒,老僧是否还有未完成或未发表的诗作。
翻译
因为荤腥的食物暂停了夜晚的饮食,独自吟咏来消解秋天的思绪。笑着询问东林寺的老僧,他是否还有未破的诗篇斋戒于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人在夜晚与朋友荤膻(指吃肉)聚餐,通过吟咏来抒发自己秋天的怀念之情。然后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询问东林老者,其实是在探讨诗歌创作是否也应该像佛教中的斋戒一样严肃认真。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悠长,表现了诗人生活的情趣和对文学创作态度的独到见解。通过这样的描绘,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温馨氛围,以及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此外,这也反映出白居易倡导的“为人说相思之词”,即写诗要贴近民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