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和平招可致,群仙何惜踏歌来
出处:《嘉年华会和平仙子之表演戏志以诗》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嵯峨冠冕贝编排,绰约衣裳霓剪裁。
天上虬螭纡法驾,云中箫鼓会瑶台。
九华宝座双珠并,万众欢颜一夕开。
若果和平招可致,群仙何惜踏歌来。
天上虬螭纡法驾,云中箫鼓会瑶台。
九华宝座双珠并,万众欢颜一夕开。
若果和平招可致,群仙何惜踏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会,和平仙子的表演尤为引人注目。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场景描绘得如梦如幻。
首句“嵯峨冠冕贝编排”,以“嵯峨”形容冠冕的高耸,用“贝编排”象征其装饰的华美,展现出和平仙子出场时的庄重与华丽。接着,“绰约衣裳霓剪裁”进一步描绘了和平仙子服饰的轻盈与色彩斑斓,仿佛是天边的彩虹被精心裁剪而成。
“天上虬螭纡法驾,云中箫鼓会瑶台”两句,通过“虬螭”(龙)和“箫鼓”的形象,以及“瑶台”的仙境意象,展现了这场表演的非凡之处,仿佛是天界与人间的交汇,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九华宝座双珠并,万众欢颜一夕开”则描绘了表演的高潮,和平仙子坐在九华宝座上,双珠闪耀,周围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欢乐与和谐。
最后,“若果和平招可致,群仙何惜踏歌来”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向往,暗示只要和平降临,即使是仙人们也会欣然前来共襄盛举,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成功地营造出一场梦幻般的嘉年华会,展现了和平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