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全文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出处:《燕侍郎山水
宋 · 王安石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祗有粉墨归囊褚。

拼音版原文

wǎngshízhuóxiāoxiāngshàngjiǔxúnèr

cāngzhīyānduànlǒngliángāngsànpíngchǔ

niánshāngxīnlànghuàzhōngnénggèng

yàngōngshìshūyànwángwángqiúzhōng

zòulùnyàndāngshèquánhuózhìjīnshù

rénrénshìmáihuángzhīyǒufěnguīnángchǔ

注释

濯足:洗脚。
潇湘浦:潇湘江边。
九疑:古代传说中的山名,与仙女有关。
苍梧之野:指苍梧地区。
烟漠漠:烟雾迷茫。
平楚:平原上的树木丛生处。
奏论:上奏的议论。
谳死:判决死刑。
赦:赦免。
粉墨:指绘画或戏剧中的颜料,这里代指事迹。
囊褚:口袋,这里指画卷。

翻译

昔日曾在潇湘江边洗脚,独自去九嶷山寻找两位仙女。
苍梧大地烟雾弥漫,废弃的田垄连接着山岗,景色凄凉。
晚年心伤被波涛所阻,没想到在画中还能重逢。
燕公在燕王府担任书记官,国王请求他挥毫作画,他始终不肯答应。
他曾上奏请求宽恕误判的死刑,许多人因此获救,如今难以计数。
仁人义士长眠黄土之下,只有他们的事迹留在了画卷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名为《燕侍郎山水》。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个人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句“往时濯足潇湘浦”,濯足即涉水之意,潇湘浦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仙女游玩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神话背景,表达了自己年轻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独上九疑寻二女”则是提到诗人独自一人攀援着高山(九疑),去寻找传说中的仙女。这两句结合起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也流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一段,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这里的“苍梧之野”、“断垄连冈”等用词,都营造出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深邃的意境。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波浪阻”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坎坷,而“不意画中能更睹”则是说即使到了暮年,通过绘画这种艺术形式,依然能够再次领略到那些美好的瞬间。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这一段,提到了诗人曾在燕王府中担任侍郎的职位,并且有机会亲近权力中心。然而,“王求一笔终不与”表明了即便身处高位,也未曾屈服于权势之下,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坚持。

最后“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则是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上的一些冤案有着深切的同情与思考。这里“奏论谳死”指的是为那些被错误定罪的人辩护,而“全活至今何可数”则是在感叹历史上的冤案如过江之水,难以计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以及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作为改革家的一些政治理念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