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迹沉吟久,新功感慨多
出处:《次前己丑暮秋拙吟以策馀齿》
明 · 吴与弼
旧迹沉吟久,新功感慨多。
形容空老去,抱负竟如何。
颜孟虽相远,路岐宁敢他。
先民有成宪,程课日渐磨。
形容空老去,抱负竟如何。
颜孟虽相远,路岐宁敢他。
先民有成宪,程课日渐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吴与弼所作,名为《次前己丑暮秋拙吟以策馀齿》。吴与弼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受程朱理学影响,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诗中“旧迹沉吟久,新功感慨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思和对当前成就的感慨。诗人回顾过去,思考着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沉吟;同时,面对新的功绩,又生发出诸多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历程的深刻反思。
“形容空老去,抱负竟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诗人感叹自己的外貌随时间而老去,内心的理想抱负是否能够实现,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接下来,“颜孟虽相远,路岐宁敢他”两句,通过引用颜回和孟子两位儒家圣贤的名字,表达了诗人虽然与他们有所差距,但不会改变自己的道路和追求。这体现了诗人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先民有成宪,程课日渐磨”则引出了一个关于传承与发展的主题。诗人认为,前人有着成熟的典章制度(成宪),以及不断进步的学习方法(程课),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磨砺和完善。这既是对历史智慧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持续进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吴与弼在晚年对人生、理想、传承与发展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理学大家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