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饥未觉他乡远,菊老谁同此日愁
出处:《和陈无逸九日 其二》
宋末元初 · 牟巘
万事真成一缪悠,西风节物若为酬。
鸿饥未觉他乡远,菊老谁同此日愁。
已洗眵昏看白眼,更扶衰病费丹头。
吟情笑我今何似,废笕寒泉涩不流。
鸿饥未觉他乡远,菊老谁同此日愁。
已洗眵昏看白眼,更扶衰病费丹头。
吟情笑我今何似,废笕寒泉涩不流。
鉴赏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诗人牟巘所作,名为《和陈无逸九日(其二)》。牟巘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时的个人感慨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首句“万事真成一缪悠”,开篇即道出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感叹世事如梦,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接着,“西风节物若为酬”一句,将自然界的秋风与节日的氛围相融合,表达了面对季节更迭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鸿饥未觉他乡远,菊老谁同此日愁。”这两句通过对比鸿雁的迁徙与菊花的凋零,以及诗人自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愁绪,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友情与陪伴的渴望。
“已洗眵昏看白眼,更扶衰病费丹头。”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身体衰弱的现实,既有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也有对健康与活力的渴望。同时,“白眼”和“丹头”的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吟情笑我今何似,废笕寒泉涩不流。”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与表达上的困境,如同废弃的水管中停滞的寒泉,既是对艺术追求的自我审视,也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