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出处:《汲阳阻风》
宋 · 苏辙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白醪幸馀沥,黄卷漫相对。
饥吟非吾病,疾走老所戒。
焦先近不远,蜗舍闻尚在。
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白醪幸馀沥,黄卷漫相对。
饥吟非吾病,疾走老所戒。
焦先近不远,蜗舍闻尚在。
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钟陵:古代地名。池阳:古代地名。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江神:对水神的称呼。
贫:贫穷。
风雨:自然现象,比喻困难。
皖公:古人名。
宿:住宿。
一噫:一次叹息。
孤篷:孤独的小船。
空山:寂静的山。
朝食:早餐。
淡无菜:食物简单。
白醪:未过滤的酒。
沥:剩余。
黄卷:泛黄的书籍。
吟:吟诵。
病:痛苦。
疾走:快速行走。
戒:禁忌。
焦先:古人名。
蜗舍:简陋的住所。
尚在:仍然存在。
养生:保养身体。
一帆快:顺风航行,比喻顺利到达。
翻译
钟陵距离池阳,相隔仅千里之遥。江神似乎看我不顺眼,频繁地以风雨为难我。
我打算投宿皖公那里,却三天才遇到一次他的允许。
我在孤舟上面对着空旷的山峦,早晨的食物简单,连蔬菜也没有。
幸好还剩一些白酒,与泛黄的书卷相伴。
饥饿时吟诗并非我的病痛,但快速奔跑已是我年老的禁忌。
焦先生离我不远,听说他蜗居之处还在。
我只是想请教养生之道,能否借我一帆顺风,让我快速到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汲阳阻风》,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遭遇风雨,滞留于钟陵与池阳之间的困境。诗中通过“江神欺我贫”表达出对自然环境的无奈,以及“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的期待落空,流露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诗人以“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刻画出生活的简朴,即使如此,他仍能从“白醪幸馀沥,黄卷漫相对”中找到一丝慰藉,读书成为他的精神寄托。诗中还提到友人焦先,暗示有故交可以求助,但距离尚远,只能寄希望于“区区问养生,借我一帆快”,表达了对快速摆脱困境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