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出处:《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 其四》
宋 · 苏轼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注释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峦。巾车:驾车。
行复前:继续前行。
仆夫:仆人。
老木:古老的树木。
清泉:清澈的泉水。
矫首:抬头。
傲世:傲视世间。
委心:顺从内心。
乐天: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农夫:农夫。
告春事:报告春天的消息。
扶老:扶着老人。
良田:肥沃的田地。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峦看不清远方,驾车继续前行。仆人寻找古老的树木,童子引领清澈的泉水。
我抬头傲视世间,顺从内心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农夫报告春天的消息,我扶着老人走向肥沃的田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生动。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尘世羁绊的情怀。云岫是山名,这里用来指代山峰的高远。而“巾车”则是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行复前”表明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漫游,没有目的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仆夫”是古代对年纪较大的男仆的尊称,“寻老木”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寻找那些经历了岁月洗礼、年岁悠久的大树。而“童子引清泉”则展示了纯真无邪的孩子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们在引导清澈的泉水,似乎是在玩耍中学习着生命之泉的宝贵。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自信不凡的心态。“矫首”意指头颅高昂,“独傲世”则是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而“委心还乐天”则是将自己的心志托付给自然,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农业生活的赞美。“农夫告春事”意味着农民们在春天开始他们的耕种工作,而“扶老向良田”则描绘了一幅老人被扶持着前往肥沃良田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对土地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田园生活之乐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