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
出处:《寄费舜臣印月潭三首》
明 · 袁华
达人贵闻道,仕士重守边。
胡为事一室,四序从推迁。
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
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
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
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
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
疏雨过郊墟,水竹生华妍。
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
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
胡为事一室,四序从推迁。
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
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
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
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
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
疏雨过郊墟,水竹生华妍。
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
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寄费舜臣印月潭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达人贵闻道,仕士重守边”揭示了通达之人重视真理和忠诚职守的价值观。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四季更替中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春花碧色敷,夏木清阴圆”,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草木亦有时,力田尚逢年”进一步强调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即使是农夫辛勤耕耘,也有丰收之时。诗人以自身的境遇自比,“嗟余濩落材,兀兀理残编”,感叹自己才能未被充分施展,只能专心于书籍之中。
“丈夫慎出处,岂为利禄牵”表达了诗人对于出仕与隐逸的抉择,不为世俗功利所束缚。他将荣名比喻为易逝的春花,“荣名若春花,飘散随风烟”,暗示名利如过眼云烟。
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想象自己如陶渊明般洒脱,“缅怀靖节翁,遇酒辄陶然”,在雨后郊野的美景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过溪成大笑,此理谁能宣”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生活哲学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价值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