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
出处:《病中即事十五首 其五》
宋 · 赵蕃
端居念朋友,多病懒书题。
怀旧频搔首,看云独杖藜。
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
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
怀旧频搔首,看云独杖藜。
鱼沉秋水阔,鸿远暮天低。
直恐乖离久,相逢老少迷。
注释
端居:闲居。念:想念。
朋友:朋友。
多病:身体多病。
懒:懒得。
书题:写信题诗。
怀旧:怀念旧人。
频:频繁。
搔首:摇头。
独:独自。
杖藜:拄着藜杖。
鱼沉:鱼儿沉入。
秋水:秋天的水。
阔:宽阔。
鸿远:大雁飞得远。
暮天:傍晚的天空。
低:低垂。
直恐:只怕。
乖离:分离。
久:长久。
相逢:重逢。
老少迷:年老面貌变化大,难以辨识。
翻译
闲居时常常想念朋友,因病体虚弱懒得写信题诗。时常怀念旧友,频频摇头,独自拄着藜杖看云。
鱼儿沉入秋天的深水中,大雁飞得远在傍晚低垂的天空。
我真怕长久分离,重逢时我们都已老去,认不出彼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病中即事十五首》系列中的第五首,描绘了诗人在病中思念朋友的情景。诗人因病体衰弱,无心提笔写信,只能频频搔首怀旧,独自拄杖看云,流露出孤独与寂寞。他感叹鱼儿在秋水深处难以相见,大雁南飞,天色低垂,更增添了离别的遥远感。最后,诗人担忧长久的别离会导致再次相见时,彼此已老,难以辨识,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忧虑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病中对友情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