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闻籁皆生韵,洗尽尘襟只此邱
出处:《和邓际时韵》
明 · 黄公辅
曾羡虎邱石点头,今从石室豁双眸。
幽庵自是天然具,净土无烦卓锡求。
但悟山中惟定静,便知身外总虚浮。
听泉闻籁皆生韵,洗尽尘襟只此邱。
幽庵自是天然具,净土无烦卓锡求。
但悟山中惟定静,便知身外总虚浮。
听泉闻籁皆生韵,洗尽尘襟只此邱。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名为《和邓际时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石室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曾羡虎邱石点头”,以虎丘的石头比拟,表达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与羡慕。接着,“今从石室豁双眸”一句,点明了自己此刻身处石室之中,得以一窥自然之妙,心境豁然开朗。
“幽庵自是天然具,净土无烦卓锡求”两句,赞美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无需刻意寻求,自然之美即在眼前。这里运用了“卓锡”这一佛教术语,意指僧人行脚求法,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强调了自然之美的自在与不需人为追求。
“但悟山中惟定静,便知身外总虚浮”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感悟,认为只有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是真正的价值,而外界的纷扰与浮躁则是虚妄的。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强调内省与心灵的净化。
最后,“听泉闻籁皆生韵,洗尽尘襟只此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之声的美好,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回归纯净。这里的“邱”字,既指具体的地点,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